首页>>行业动态>>最高可报45万,「天价」耗材进医保

最高可报45万,「天价」耗材进医保

发布时间:2024/8/30 13:40:01

 

基于医保支付力度升级,国内人工耳蜗需求将得到释放。同时大规模集采或将提上日程,本土品牌的发展有望驶入快车道。

 

01

海南:人工耳蜗最高可报销45万元

 

近日,海南医保局发布《关于优化人工电子耳蜗医保支付标准的通知》(完整见文末),自印发之日起执行,试行期1年。

 

 

根据《通知》,人工耳蜗的医保支付标准设定为最高不超过45万元,参保人员使用人工耳蜗耗材发生的费用医保支付待遇按以下规定执行:

 

参保人员先自付30%的费用,其余费用在年度医保支付标准以内部分由参保人和统筹基金按规定比例分担,并纳入大病保险(或大额医疗补助)报销,超出支付标准的部分由参保人个人支付。

 

参保人员需符合以下人工耳蜗适应症之一的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此外,在海南省乐城先行区区域内指定医疗机构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使用的特许人工耳蜗,需按规定在国家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数据库动态维护平台申请赋码,海南医保局按规定将符合条件的特许人工耳蜗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截至目前,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广东、广西、新疆、海南等省份均已将人工耳蜗植入纳入当地医保报销范围,详情如下:

 

 

02

大规模集采或将启动

国产品牌加速扩容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现有听力残疾人的人数2,780万人,其中,0-6岁的听力残疾儿童约为13.7万人,每年新增听障儿童2-3万人。适合人工耳蜗的患者总数量约740万人。

 

《2020-2026年中国人工耳蜗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提到,全球人工耳蜗总数量已经超过了60万例,而且绝大多数都在发达国家,我国目前植入人工耳蜗数量仅为5万例左右,占需求比仅0.68%,植入比例明显偏低。

 

Frost&Sullivan公司预测,2020年到2025年,我国人工耳蜗市场植入数量和销售额将分别由目前的每年9219例和6.5亿元人民币增加至每年22922例和15.38亿元,年度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0.7%和18.8%;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每年43159例植入和28.25亿元,年度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3.5%和12.9%。

 

现阶段,国内人工耳蜗市场仍以外资品牌为主导。根据头豹研究院数据,目前国产人工耳蜗在国内市场中份额占比仅为15%,未来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人工耳蜗植入整体治疗费用昂贵。以电子耳蜗(单侧植入)为例,根据所选择品牌的不同以及同一品牌选择不同的植入电极与言语处理器组合费用有较大差异,一般国产耳蜗10万元左右,进口品牌价格在十几万元到二十几万元,还包括更换部件、更换电池及维修费用等。

 

此外,住院期间医疗费用,基本包括住院费用、医护诊疗费用、手术费用及相关检查费用一般1.2万-2万元。此外还有出院后每次调机费用200-300元,以及术后康复机构康复训练费用等。

 

由于价格高昂,人工耳蜗在国内发展对支付端依赖程度较高。除了多地陆续将其纳入医保外,各类福利补助的落地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山西为例,《山西省听力残疾儿童人工耳蜗康复救助实施办法》中提到,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购买人工耳蜗产品(包括植入体、体外机、电池)的费用,按60000元/例给予一次性救助补贴。

 

不过财政支持始终有限,基于如此庞大的社会需求,挤出人工耳蜗的价格水分是未来大势所趋。

 

6月,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发文,将开展人工耳蜗类医用耗材信息集中维护工作,这预示着大规模集采的脚步或已临近。当产品价格迎来下探,人工耳蜗的临床渗透率将再度攀升,国产品牌也将因此受益。

 

近年来,诺尔康、力声特等人工耳蜗国产品牌快速发展,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从技术角度出发,人工耳蜗具有高度的个性化需求,而国内企业在本土患者数据收集占据天然优势,有望在产品体验层面对外资品牌实现弯道超车。

 

基于社会对听力障碍认知的提高,人工耳蜗在国内将保持稳健增长的态势。随着医保支付力度升级,更多潜在需求将被逐渐激活。

 

附:

 

 

【来源:赛柏蓝器械】

 

扫一扫
产品中心
妇科leep刀
宫腔镜
阴道镜
手术配件及耗材
妇科器械
医用吸烟器
电外科产品
妇科治疗设备及耗材
产科
泌尿外科
骨科产品
医用台车
维修服务
信息资讯
公司新闻
行业资讯
应用文献
服务与支持
视频中心
下载中心
手术图片
保修与维修
常见问题
关于华康普美
公司简介
合作品牌
荣誉客户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留言咨询
隐私声明